刘邓大军是一支闻名遐迩的军队富通优配,在抗战年代创造了辉煌的战绩。
这支部队的核心领导者,毫无疑问,是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将军。
不过,一支军队能打出好成绩,绝不仅仅靠两个人。刘邓大军里,还有著名的“三陈”将军,他们分别是陈锡联、陈再道和陈赓。
邓小平晚年回忆说:“陈赓英年早逝,令人惋惜,但最令我心疼的还是陈再道将军,特别是在裁军时,他承担了最沉重的牺牲。”
邓小平与“三陈”之间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谊,其中陈锡联是邓小平的得力搭档。
年轻时,陈锡联因为在战场上表现勇猛,被称作“小钢炮”。他参军时间不到半年,便在1930年与郭汝栋交锋时冲锋在前,表现出非凡的勇气。
展开剩余88%作战结束后,营长特地表扬年仅15岁的陈锡联,称他“人虽小,志气却大”,像一枚“小钢炮”,这个外号也因此广为流传。
抗战期间,陈锡联成为邓小平的部下,担任769团团长。
在神头岭战役中,769团负责截击敌人的补给线,诱使敌军深入,这一策略大获成功,为主力部队制造了进攻的良机。
战役胜利后,陈锡联却觉得不尽兴,还特地向邓小平提意见。
他说,这场战斗打得不够痛快,没能直接与敌军主力较量,形容为“只啃了骨头,没吃上肉”。
邓小平听后哈哈大笑,后来对大家说:“陈锡联这门‘小钢炮’不会闲着,肯定还有机会开火。下次一定让他吃肉,但啃骨头的劲头不能丢!”
邓小平早已计划好如何让陈锡联吃上“肉”。神头岭战役后,日军不甘失败,再度占领了山西临汾,企图控制交通线包围我军。
必须全歼这股日军,才能打断敌人的嚣张气焰。
这次攻坚主力正是陈锡联领导的769团。
为振奋士气,邓小平亲赴部队,笑着鼓励:“上次神头岭战斗,你们虽然只啃了骨头,这次可要啃块大肥肉了!不过这肉连着硬骨头,没有啃骨头的劲头,肉可难吃下去!”
这场战斗是真正的硬仗。日军兵力众多,陈锡联带领部队在响堂铺附近埋伏多时,终于盯上敌军辎重车队。
战士们兴奋不已,但陈锡联要求大家冷静,确保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才能开火。
等待了许久,敌人全部落入八路军准备的包围圈内。
陈锡联一声令下富通优配,战士们冲锋陷阵,激烈厮杀展开。
日军战斗力强大,装备也先进,但陈锡联冲在前线,点燃了全军的斗志。
经过两小时激战,我军取得全面胜利,不仅全歼敌军,还缴获大量武器和物资。
邓小平欣喜若狂,称赞道:“陈锡联既有吃肥肉的胃口,也有啃骨头的劲头!”
此后,邓小平对陈锡联的信任日益加深,频频派他承担重要任务,而陈锡联也用胜利回报了这份信任。
“三陈”中的第二位,是声名显赫的陈赓将军。
陈赓性格开朗,人缘极佳,和邓小平关系融洽。邓小平十分赏识他的才干,陈赓既能处理情报工作,也能亲临前线指挥,是文武双全的杰出将领。
早在黄埔军校时期,陈赓就崭露头角,连校长蒋介石都对他格外器重,一度想将他招揽入麾下。
蒋介石对这位学生既爱又恨。陈赓英年早逝,蒋介石在海峡彼岸曾感叹:“五个胡宗南抵不上一个陈赓!”
全面抗战爆发后,陈赓任129师386旅旅长,直属邓小平指挥。
两人在长期抗战中建立了深厚友谊,太行山上处处留下他们并肩作战的足迹,百团大战是他们共同参与的重要战役之一。
那场胜利来之不易,战斗伊始,邓小平强调:“越彻底破坏正太路,我们越主动。必须打好这仗,坚决粉碎日寇‘囚笼政策’,扩大巩固敌后根据地。”
这条破坏铁路的策略虽然成功,却激怒了敌人。
后期日军疯狂反扑,甚至动用了大量毒气弹攻击八路军。
邓小平压力倍增。
386旅在陈赓领导下奋勇作战,邓小平也亲临前线鼓舞士气。
然而,386旅伤亡惨重,多支连队仅剩十余人,形势极其严峻。
陈赓无奈打电话向邓小平求助。
邓小平在电话中叮嘱:“同志,得从全局考虑,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。打大仗难免伤亡,关键是要组织好火力,一鼓作气,最大限度减少损失。”
安抚了陈赓后,邓小平持续与前线保持联系,紧盯敌情。
最终,在邓小平、刘伯承和陈赓的共同指挥下,八路军成功击退日军进攻。
这场战斗歼灭敌军千余人,彻底粉碎了敌人围困计划。
除了战场上的合作,邓小平对陈赓的生活也十分关心。
陈赓第一任妻子王根英早逝。直到1942年,陈赓遇到了年轻的傅涯,重新考虑婚姻。
邓小平得知后非常高兴,主动担当媒人,为两人牵线搭桥。
陈赓回忆说,追求傅涯时,129师全员积极参与,渴望撮合成功。
作为政委,邓小平亲自找傅涯了解情况,大家齐心协力,最终促成这段姻缘。
婚礼上,邓小平还担任了证婚人。
太行山的生活虽艰苦,但也留下许多美好回忆。
刘邓大军常驻太行山,缺乏粮食和物资补给,邓小平便带领军民开荒种菜。
当时常见的场景是邓小平、刘伯承和陈赓这些高级将领,手持锄头在荒地上劳作,搬石头、种菜、挖渠。
最初,老百姓觉得惊讶,军队高官竟与农民一样朴素,但渐渐被邓小平的平易近人感染,认识到八路军是真正和群众站在一起的队伍。
在邓小平和陈赓的带领下,开荒工作热火朝天,秋收时粮食增产数倍。
粮食分配优先照顾贫困群众,军队只留少量储备。
邓小平和陈赓长时间吃的多是野菜和窝头。
因此,太行山流传起一首歌谣:“自古兵匪一家,不是抢来就是抓,如今八路军到咱村,一不抢、二不抓,一针一线也不拿,还把白菜送咱家,刘邓部队人人夸!”
正因同甘共苦,虽然军衔上下,邓小平和陈赓早已如兄弟般亲密,建国后仍保持深厚情谊。
两人各自在岗位上为国家贡献力量,但邓小平一直挂念陈赓的健康。
陈赓早年被敌人捕获并受刑,留下难以治愈的后遗症。
建国后,陈赓因国家重建工作繁忙,过度劳累导致病情加重。
在众人劝说下,陈赓曾短暂休养,但很快又坚持回岗,最终病倒。
毛主席、周总理和富通优配
发布于:天津市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